关灯
护眼
字体:

天荫城西靠大镇佛洛,东依良港祥港,北临南岭山脉的中段越岭山,南则面临大海。

再加上西江、北江和东江三大水系汇合于此,像一条玉带一样,横贯天荫城,让天荫城成为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枢纽。

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天荫城在建城不足百年便成为大陆南部的经济重镇,经过几百年天荫城历代统治者跟居民的努力,天荫城已经是南岭以南三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大燕国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历史上宋、陈两国均定都于此。

因为有南岭阻挡,北方的冷气难以到达,天荫城常年都是四季如春,绿树成荫,鲜花常开,有花城的美誉。

处于交通要冲,气候怡人,又是南部诸省的经济、政治中心,天荫城自然成了无数游人向往的旅游圣地。

而对天荫城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天荫城有八处着名的景观,它们分别是流水夜韵、莲峰观海、古祠留芳、黄花皓月、青巷鱼景、晶玉塔林、白云晚望。

而八景中最着名的景观,则要数天荫城白云道观中的白云晚望。

数个政权割据,分割天下,互相对峙数百年,最后其中一个政权消灭其他势力,以武力统一天下。

历史上,这样建立的新皇朝,大都极为短命。

比如秦朝、隋朝,因为统治者都是贵族出身,虽然能横扫天下者,必然是雄才大略之君,但在马上得天下,自然就难以体恤民情,更很难会采取安抚民众的政策,相反,他们或为玩乐,或为自己立碑建陵墓,经常横征暴敛,鱼肉百姓。

当时天下平定不久,不少人都心怀旧朝,新朝的暴政,很容易会激起民变,各地民众随之揭竿起义,天下动荡不安,最终摧毁新朝。

但是,燕国却没有走上这一条亡国之路,反而四海归心,天下承平,国力蒸蒸日上。

这与白云教的兴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白云教乃是道教,崇尚自然无为,把老子的五千妙语,庄周寓言奉为经典。

无涯真人被定为国师后,自然也参与国事。

对于治国的策略,无涯真人提出了七个字:治大国如烹小鲜。

意即治理一个大的国家,就如烹调小鱼一样,不要经常搅动它,以避免鱼肉会翻烂。

正所谓,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燕太祖姬丹听后,深以为然,以无为作为治国的基本策略,轻徭薄赋,精简政府的机构,不修宫殿,不建陵墓,不实施任何扰民的政策,无为而为,让因战争而变得千疮百孔的国家,得到了很好的休养生息。

经过一百多年大燕几代皇帝的努力,身体力行地贯彻这种无为而治的国策,大燕国的统治日益巩固,国力渐盛。

在思想上,姬丹觉得,道教中提倡不争的消极思想,对于他的治国极为有利。

故他极力宣扬白云教,尤其是其中的不争思想。

他自己则以身作则,拜无涯真人为师,学习道法。

每月他都会抽出几天时间,不理国事,身穿道袍,诵经念道。

在他的影响下,上至王公大臣,深宫妃嫔,下至平民百姓,都有大量的白云教信徒。

其中的不争思想更深入人心,人们都以谦让作为基本的道德守则,纷争日减。

大燕国统一一百多年以来,只出现过零星的内乱,而且都很快扑灭。

这与民众信奉白云教,以不争为荣,有很大的关系。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在上位的信奉白云教,在下位的自然会加倍奉承。

各地的官员,无不以建造修葺白云道观作为自己的重要政绩。

而天荫城作为南方的中心城市,其修建的白云观规模,自然也是数一数二的。

天荫城的白云道观,位于丹霞山脚下,群山环抱,布局谨严,规模宏伟,红墙黄瓦,金碧辉煌。

每位游人对天荫城白云道观的印象就是一个字,大。

规模大,庙宇大,神像大,气魄大。

占地十数顷,庙房四百余间,道士过千,每日游人、信徒络绎不绝。

而最有名的,就是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丹霞山上就会显出万丈霞光,动人心魄。

这就是白云晚望,天荫城的八景之首。

不过,再美的景色,如果见得多了,也会觉得平淡无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宝妈靠囤货在末世躺赢岁月绝骗婚后,乖张恶少秒变妻奴公主她又撩又欲,九千岁日日宠溺穿越成五个孩子娘,好似有点爽修仙生存指北宗门团宠:五岁小师妹靠修仙称霸啦!记住我的名字【勿忘我】苟在边疆当藩王穿成真千金,郡王妃只想带娃养老娇养出孽障生了龙凤胎,她不想对我负责重活一世权倾天下逆道战神女配又茶又媚,一路撩拨上位穿书之穿了个残本八零之珠玉在侧漫画反派成为全员白月光炙吻沦陷,禁欲佛子缠宠上瘾了从影视世界开始无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