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中小
曹植之诗称七仙女为“神女”
,《搜神记》中她自称“天之织女”
。
而在《搜神记》成书的东晋时期,牛郎织女的传说已经成熟并得到广泛的传播。
今存晋代到唐代的董永遇仙传说材料几乎是空白,也许正好说明牛女传说的巨大影响抑制了董永传说的传播。
之所以会这样,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既然牛郎织女为夫妇,那董永怎能再与之结为夫妇呢?[6]
敦煌残卷《董永变文》是一篇重要的文献。
变文有一个重要的变化是,织女已经从一个演变成三个!
董永的儿子董仲长到七岁,受人羞辱,要找母亲,一个道士孙宾告诉他说:“阿耨池边澡浴来,先于树下隐潜藏。
三个女人同作伴,奔波直至水边旁。
脱却天衣便入水,中心抱取紫衣裳。
此者便是董仲母,此时纵见小儿郎。”
织女变成三个的契机,一方面是为了与牛女传说划清界线,另一方面也是以天上星象为依据的。
织女星本有三颗,位于银河岸边,三星呈三角形排列。
虽有三个织女,还是不能确认哪个织女是董永之妻。
到了宋代,这个问题才得以彻底解决。
明代人所编的一部载录宋元旧话本的小说集《清平山堂话本》在中国已失传,20世纪初由日本传回国内,书中保存着一篇完整的话本小说《董永遇仙传》。
董永的儿子董仲为了寻母,道士严君平指点道:“难得这般孝心。
我与你说,可到七月七日,你母亲同众仙女下凡太白山中采药,那第七位穿黄的便是。”
仙女一下子变成了七位,那么在天上,她们又是什么星宿的化身呢?
笔者发现,在中国古代星象学中,天上以“七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