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衣的成本,那也是不小,布料棉料衣料在当时,都是紧俏物资。

在1960年代的天津,一件“涤棉卡其男制服上衣”

要卖19元,一条“涤棉卡其男制服裤子”

卖14元。

上下一“配齐”

,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就出去了。

所以那时的工薪家庭,“买衣服”

真是难得的奢侈事。

就算“过年穿新衣服”

,也多是自己买料子做。

至于平时?那真是“缝缝补补又三年”

比如1962年,李振恃刚走上乒乓球道路时,除了“省一个星期菜钱”

买球拍外,母亲还把家里的大衣卖了,给李振恃哥俩各买了一双球鞋,外加一块海绵和一个球网,总共花了十块钱。

这就是“妈妈给李振恃打球的全部支出”

也正因如此,那一双球鞋李振恃穿了三年,补了七块补丁,哪怕后来因为长身体穿不下去,“还舍不得扔”

还有一些今天司空见惯的日常用品,放在当时,都是“天价奢侈品”

:比如糖果,在1960年代的天津,一级白砂糖要八毛八一斤,红杏软糖两块七一斤。

要知道,当时北京条件较好的工薪家庭换煤气,一罐煤气价格也不过两块七,相当于一斤红杏软糖的零售价。

同时期的上海人结婚,男方如果能用两三斤糖做聘礼,也是非常有面儿。

还有塑料制品。

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们常把“塑料”

叫做“化学”

,以体现其高大上地,价格当然也高。

1963年时,一只“化学肥皂盒”

(塑料肥皂盒)要卖七毛五,相当于一斤羊肉。

一双“化学凉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福泽有余人不可貌相勿扰飞升以理服人末世,我在农场里种田打物资废后将军综影视之皇上又该换个形象了叶凝薄寒年谁要和AI谈恋爱天牧纪造作时光龙腾荒野没那么不堪直男的女神系统末世渣滓娱乐圈演技帝日暮倚修竹美滋滋陆长生系统签到500年修为不要怂,就是怼